LOGIN
HOTS
NEWS
马原辉、陆阳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2015年5月10日,在南院动力楼会议室举行了马原辉、陆阳两位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马原辉、陆阳的博士论文均达到国家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特此祝贺!
第四期氮化硼文献简报发布
第四期氮化硼文献简报经过整理,已在本网站新闻通知---BN简报板块发布,敬请前往阅读。
研究成果:常温常压下光化学合成超细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
本中心立方氮化硼合成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常温常压下光化学合成超细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近日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DOI: 10.1002/anie.201502023(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502023/abstract)。由于该篇论文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和涉及到的热点领域,论文受到Angew编辑们的高度重视,被评选为hot paper(热点文章)。
表现出金刚石结构的立方氮化硼,是先进精细机加工关键刀具材料,尤其在钢铁材料加工行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立方氮化硼的合成通常需要极高温度和压力。2013年,燕山大学亚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微纳氮化硼材料重点实验室发明的六方球形氮化硼成功合成出具有纳米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其硬度超过单晶金刚石、韧性优于商用硬质合金、抗氧化温度高于立方氮化硼单晶。目前合成立方氮化硼很难获得小尺寸的氮化硼纳米颗粒。此次微纳氮化硼材料重点实验室采用激光辐照液体靶材,以氨硼烷为前驱体,一步快速合成超细立方氮化硼纳米颗粒,克服了这一困难。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工作第一次证明了在氮化硼领域中晶粒尺度可以控制晶体结构: 晶粒尺度小于5纳米氮化硼表现为超硬的立方结构,尺度大于20纳米以后则表现出超软的六方结构。柔软氮化硼也有超硬的心。
本工作主要由刘辉副研究员完成、金朋教授和天津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董存库老师负责了相应的计算工作,唐成春教授与天津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杜希文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2015-04-03 研究组两位老师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课题组刘振亚老师申请的青年基金项目《h-BN二维平面纳米结构的自模板合成与性能研究》和郁超老师申请的青年基金项目《新型纳米晶体/活性BN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特此祝贺!
研究成果:氮化硼纤维的活化可提高污染水的处理能力
本中心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具有高结晶度的多孔氮化硼纤维进行酸处理活化后,可得到高比表面积和丰富表面功能键的活性氮化硼。 这种活性BN除保持原有氮化硼纤维稳定性外,还展现出对水中阳离子染料增强的移除能力,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率分别是活性炭的4倍和10倍以上。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活化后的氮化硼纤维在pH值分布从3到11的水溶液中,吸附能力基本不变。这意味着这种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作酸碱恶性环境中的水处理。
该工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5,DOI: 10.1039/C5TA00601E. 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5/ta/c5ta00601e#!divAbstract